一家“典型”日企如何影响中国市场
发布日期:2024-11-29 点击次数:55
陈言/文一家日本企业,要具备哪些特征才堪称这个群体的“典型”?这是经常引发讨论的一个问题。
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日本制造业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轻薄短小”,在我看来,那是日系产品1980年代以后的特征,而在21世纪以来,还可以加上“高”“精”二字。“高”是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精”则是指在具有“精致”“精细”“精密”特点的产品或细分行业里,日本的全球竞争优势更显突出。
是的,21世纪以来,因为错失互联网革命的快车,日本的不少行业和曾经的著名企业衰落了,但在那些以“精”为特色的领域,如精细化工、精密仪器,日本企业依然雄踞全球。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中国事业60周年庆典活动的日立高新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这家企业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涵盖“半导体”“医疗”“科学仪器”和“产业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按其官方表述,他们的理念是将“观察、测量、分析”的技术核心发挥到极致。在我看来,“精”是这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市场对此是有明显感受的。在科研领域,日立高新的电子显微镜是中国诸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首选品牌。在医疗领域,日立高新的血液生化自动分析装置已向三甲医院为主的各地医院销售1.2万多台——在医疗领域,这是一个醒目的数据。在半导体检测领域,日立高新的高解析度FEB量测装置(CD-SEM)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位列第一。
日立高新的技术以“精”取胜的特点,在浙江嘉兴水环境治理中体现得十分充分。上游水源的糟糕水质一直是嘉兴水环境的一大顽疾。自2016年以来,经过七年多的不懈努力,嘉兴的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这一水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中,日立高新的荧光分光光度计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宽的波长范围使其能够捕捉到样品中微弱的荧光信号,即使是在极低浓度下也能进行精确的测量;它的扫描速度最快可达每分钟60000纳米,可迅速获取样品信息。这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水质数据,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决策支持。
极其重视市场调研,这是日本企业的又一典型特征,日立高新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是有鲜明区别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有名言,“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才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很多人以此为据,说乔布斯不重视市场调研。如何解读这句话,一直存在巨大争议。
但在我的视野中,鲜有日本企业领导人公开赞赏这句话。“在公司的实验室里闭门造车,tp钱包冥思苦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知道客户因何而烦恼。”这是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代表取缔役社长饭泉孝说的,我觉得这一表述更代表日本企业对市场调研的主流认知和主张。
日立高新的前身是在1947年成立的一家专注先进工业领域的贸易公司,自此积累下很强的市场调研和营销能力,通过多年的贸易业务也建立起全球营销网络。饭泉孝对中国媒体强调,日立高新的营销还不仅仅是大众眼中的销售,更重要的是指一线营销人员深入客户的工作现场,一起找课题、定位问题,并帮助解决。
重视市场调研、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这一态度贯穿日立高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整个历程。20世纪60年代,其香港代表处主要销售日立生产的半导体晶体管,因为这是收音机的主要部件,而当时中国家庭开始普及收音机。21世纪初,农畜产品安全曾是中国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日立高新又成为中国相关机构检测农药和激素残留的分析测试仪器的主要供应商。当前,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崛起,日立高新将针对动力电池的仪器提供给从事电池生产和研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剩余寿命检测,直至废弃阶段进行拆解,贵重成分得到循环利用从而焕发新生,在电池的整条价值链中,日立高新都在寻求与中国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日立高新也因此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3财年,日立高新集团全球销售额为6704亿日元(约合320亿元人民币),其中接近两成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
日本企业的又一典型特征“长期主义”在日立高新身上也体现得很鲜明。
在金融界,日本的风险投资一直远不如美国发达。这固然有制度和市场结构方面的原因,但文化方面的原因恐怕也是不可否认的。在日本,“赚快钱”是一种多少有点令人不齿的行为,长期投入勤恳耕耘才令人尊敬。在产业界也是如此。一家典型日本企业秉承“长期主义”的行为既包括在某个行业长期不懈的探索,也包括在某个其重视的市场持之以恒的开拓。
关于“来到中国60年”这件事,饭泉孝说过这么一段话:“60年的历程跟我本人的年龄差不多。在过去的60年里经历了很多事情,可以这么说,过去60年的历史就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和中国的客户一起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社会课题的历程。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缔结了非常良好的互信关系。今天日立高新的中国业务是建立在过去60年所缔结的各种强有力的互信关系基础之上的,期待这种互信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看得出来,这段话是含了感情的。在当下,一家外企领导人能说出这样带感情的话,也值得中国人珍视。
作者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